logo

沪发现膀胱癌易复发转移机制

2014-8-21 8:13:30 次浏览 分类:行业新闻

作者:余飞 来源:医学论坛网 日期:2014-08-20
此文章来源于www.cmt.com.cn
    膀胱癌是当前发病率最高的泌尿系恶性肿瘤。尽管是癌症,但其恶性程度却不及肝癌、胰腺癌、肺癌等,膀胱癌最让医患双方头痛的就是其居高不下的复发率与转移率,特别是后者,一旦发生转移,治疗的难度便大大增加,预后也不甚理想。近日,由市十医院泌尿科郑军华教授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刘秀萍教授合作领衔的团队,在膀胱癌浸润转移机制的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发现了肿瘤细胞的“特别通行证”——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基因。一旦具有抑制作用的基因表达减少或缺失,膀胱癌细胞便能够轻松突破基底膜的限制四处钻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的国际学术期刊《肿瘤靶向》(Oncotarget)上。
    上皮间充质转化让肿瘤细胞无孔不入
    稍有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膀胱癌极易发生复发和转移。个中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究竟是什么?一直是个未知数。郑军华与刘秀萍教授领衔的团队在研究中发现,一种称为PPM1A的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十分常见,但有部分患者该基因表达减少甚至缺失。恰恰是这部分患者,最终都出现了复发和浸润转移,由此可见PPM1A基因在膀胱癌的发展与转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研究者通过构建膀胱癌皮下种植瘤和肺转移瘤模型,证实了上述猜测——所有证据都表明,PPM1A基因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研究者还进一步筛选了PPM1A作用的下游基因,发现了一组与上皮间充质转化(EMT)密切相关的基因,从而证明了PPM1A基因对膀胱癌浸润转移的调节是通过影响EMT相关基因来实现的。一旦PPM1A基因表达减少或缺失,上皮间充质转化基因就会激活,原本受限于膀胱基底膜的肿瘤细胞就会摇身一变成为间充质细胞,进而顺利地穿过基底膜封锁向深部组织蔓延。
    预测并阻断膀胱癌转移或将成为可能
    沪上专家的这一发现对于膀胱癌的诊断与个性化治疗具有重大意义,下一步研究团队将深入探索调节PPM1A基因表达的上游分子机制,从而确定其在肿瘤发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一旦相关调节机制完全清楚明了之后,早期预测并评价膀胱癌复发与转移的风险就成为可能。对于易复发与转移的患者,可以及早予以个性化的治疗和干预。

版权所有:上海欣科医药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莘庄工业区春东路528号 电话:+86-021-54422048 传真:+86-021-54420690 电邮:wusn@xk-shanghai.com; zbf@xk-shanghai.com